教育培训音频讲座简介:
名师讲座课程简介:
【读书】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
这不是一本介绍学习方法论的书,而是介绍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学习现状,或者说是教育现状以及某些民族的学习历史。 书的前面几章主要介绍的是不同国家的教育现状。有韩国、日本、中国、印度。最后笼统的介绍了欧洲哦和非洲的情况。原来真的不是只有中国的升学压力那么大,日本韩国的升学压力可能比中国还大。韩国主要是大家会分别呆在自己狭小的学习室里面,完全的隔绝外界,一心奋笔疾书。日本的情况是为了考上东京大学,学生可以复读三四年。中国的情况,主持人主要是走访了清华北大,看大学里面的学习情况,也去了中国的状元村,其实我是没有听过这个地方的,我觉得好多地方的学习压力比这个状元村还大得多。南亚讲的是印度,原来印度的学生成绩这么好呀,考不上自己国家的学校所以去考MIT,印度本国的IIT非常难,考上这个大学必须先要通过JEE,这个考试非常非常难,号称是世界上最难的考试。而且印度学生可以选择不去学校上课,因为学校的通识教育不会对想要考IIT学校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人们会专门去为了考上IIT而教学的学校。印度家庭对孩子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视,既是收入微薄也要去让孩子接受额外的补课。 下一部分主要比较的是东西方上课形式的差异。东亚的学生上课普遍十分安静,认真听课,可是西方学生全然不是这样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西亚的学生也不是这样的,比如说犹太人就非常喜欢通过辩论的方式来学习。于是,这一章主要挖掘了东西方这种上课形式不同背后的原因。东方人普遍追求和谐(主要是日本人和中国韩国人),大家只想处于平均水平或者说大家不想锋芒毕露,所以都只是静静聆听,以免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或者超越别人太多。但是西方人普遍比较自我,他们希望展示自己,他们不惧怕提问,东方人则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不愿意因为自己的提问耽误上课的进程。孰优孰劣,虽然文章说各有千秋,但是实际上文章还是觉得辩论的提问的学习方式更好。 第三部分介绍的是学习的历史。为什么东方人比西方人成绩更好?学习能力更强?为什么日本人喜欢记笔记,印度人确实通过背诵的方式学习?为什么犹太人偏好辩论?这一章介绍了印度,以色列,中国,日本学习的历史。这一章非常有趣,尤其是讲犹太人那一部分,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犹太人的历史,为什么大家都反犹?因为犹太人是不相信耶稣的,犹太人杀害了耶稣,而欧洲人大部分都是基督教,所以反犹情绪高涨,十字军东征到达伊斯兰地区的时候,首先杀的不是伊斯兰人而是犹太人。 另一方面,犹太人之说以经商特别出色是因为基督教普遍认为钱是罪恶的,于是把贷款行业这些他们认为是最卑贱的职业交给犹太人去做。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家,居无定所,所以他们认识到知识是最重要的,无论在哪里漂泊,知识都可以伴随他们一生。这就是为什么犹太人这么重视学习的重要原因。 文章还提及了一些实验,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西方学生更偏向于向人求助解决问题,而东方人不善于求助,他们内敛,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另一个实验的结果显示东方人自己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更容易有好的成绩,而西方人在于人讨论中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另一个令人很惊奇的知识是,法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高考考哲学的国家,真是很惊讶呢。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 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不生速进念,常存不满心。 不好高骛远,筑基成一景。 虚静若纯然,恒安无事生。 默默对大闹,无惧亦无惊。 心镜无尘滓,静水无波纹。 深潭映明月,清净光华生。 心空坦荡荡,无事若无心。 养心当无为,虚明遂通神。 这一章雪漠老师的偈子就很好的总结了,我也很喜欢这首偈子,我还把它抄下来,背下来了。其实这些内容我听过一遍,看过一遍,现在又读一遍,还写读后感,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心得体会和侧重点,理解吸收的程度也不一样。第一次读的时候是不能完全理解每一句道德经原文的意思的,现在读突然又懂得多一些了。 之前对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没有很明确的区别,这次读就明白了其中的不同 也是因为需要写读书笔记,所以读的更认真,更仔细,因为输出的同时,自己的完全理解文中的意思,这也是我坚持输出的原因,读书不再快,而是要真正吸收到自己需要的营养,否则就是囫囵吞枣,看着好像吃了不少,其实根本不消化。 也让我想到自己践行时间管理的这段时间,一开始我只是听音频,其实对自己的改变并不大,后来参加了践行团,每天要把听的音频输出,每天要打卡,发现自己的收获就很大。所以学习的效果是分几个等级的,最低级的是听,看文字,看视频,现场学习,自己输出,践行,教会别人。这是一个递增的过程,做好的学习是教会他人,这就是利他就是利己最好的诠释。 所以学习成长永远没有捷径可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有多用心就有多少收获,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 在这一章里,老子还重点讲了得道后的境界呈现,从另一个角度告诉大家,有道者该怎么为人处世。我们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不要装模作样、故作高深,因为企者不立”,做人做事都要脚踏实地。 第二,不要急功近利,凡事都要循序渐进,因为跨者不行”。 第三,不要有自己的成见,因为自见者不明”。 第四,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因为自是者不彰”。 第五,不要自吹自擂、夸夸其谈,因为自伐者无功”。 第六,不要自高自大、沾沾自喜,因为自矜者不长”。 在这个世界上,没几个人会真心认为别人很好,并且真心地随喜别人。有时候,不少人都非常讨厌和反感比自己强的人,尤其在一个大家都差不多的环境里。所以,如果你比同一个群体里的其他人都强,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不仅仅是人的特点,也是所有动物的特点。一个鸡群里如果进去一只孔雀,所有鸡就会围上去啄那只孔雀,把它身上的毛都拔掉。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心理。智者明白人有这个特点,一般不跟环境对抗。在智者眼中,所有的变化都只是变化,不是大道,只是身外之物,无论有多少显现,对修道来说都没有意义。所以,智者一般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你不问,他就不说,你问了他才说。释迦牟尼讲《金刚经》,也是须菩提问了才说的——除了《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几部经之外,佛陀的所有经典都是在回答问题。别的时候,他就像一口大钟,静静地待在那里,敲时才响,不敲不响。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这本书是韩国的一个节目组走遍全球深入到学习第一线所记录的成果。在当下中国的中小学生和家长普遍苦大仇深的状况之下,尤其需要我们放眼世界,看看除了玩命报补习班之外,学习还可以是什么样子。 一、韩国的教育 1.玩命的考试,拜佛祈祷孩子成绩好点; 2.中学生所做的题连哈佛大学的学生都不会; 3.上学的目的:为了找到一个最佳的伴侣,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没有人喜欢学习本身。 二、中国的教育 1.高考就像上战场; 2.清华大学的学习非常刻苦,并且学习是以天下为己任。 三、日本 1.发榜文化,能上好大学的70都要上可在补习班; 2.从幼儿园开始择校; 3.文化:有钱无罪,无钱有罪; 4.日本人追求标准,要求自己不要出众,追求相互依存; 5.匠人精神,特别善于保存资料,传承的秩序保存的特别好; 6.如果考不上大学,孩子们也可以生活得很有尊严,日本人很尊重把一件小事做得很好的人。 四、印度 1.世界上最难的考试(IIT印度理工),在硅谷15的创业者来自这所学校,美国宇航局32的科研人员,美国医生当中12来自这所学校; 2.考试主要考记忆。 五、犹太人 最值得我们学习和好好研究的,2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犹太人,一共179位;哈佛大学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犹太人,耶鲁25%的学生是犹太人,常春藤名校30%的教授是犹太人;美国所有投资银行都是犹太人建立的,世界100强的公司30%——40%是犹太人掌控的,美国的新闻界、好莱坞是犹太人掌控的。 为什么犹太人会如此杰出呢? 1.爱学习、热衷教育 犹太人在一次次的洗劫中,犹太人认识到财富、房子什么都是没用的,所以他们无论走到哪都要带着书。只要有书,只要有智慧,因为智慧是没办法从头脑中剥夺掉的。 犹太人安息日,不能工作,全家人必须一起吃饭,男性长辈必须和孩子一对一谈话。不逼迫孩子学习,认为孩子的学习和睡眠、课堂的活跃度有关。因此在以色列没有一间安静的教室,老师就是布置一个任务下去,大家一起讨论、辩论,孩子们极度的拥有探索知识的欲望,因为在以色列没有高考。 孩子们高中学习完后,所有人都必须服三年兵役,兵役服完后,给孩子们一大笔钱,让他们通过一年的时间环游世界,然后选择自己想上的大学。 2.团结 犹太人特别的抱团,在国外当地的犹太人会给新来的犹太人三次机会,帮助他们在当地站稳脚跟。 六、法国 法国高考占分最高的是哲学,注重培养具备哲学思维的年轻人。有一所特别的学校,埃克塞特学院,在这所学校实施的是哈克尼斯圆桌教学,所有的课程都在圆桌上进行,人人都可以发言,人人都可以讨论。 七、英国 最着名的牛津大学,从本科开始就采取一对一的导师制,注重跨学科的交流。 那么东西方的教育究竟存在着哪些区别呢? 1.东方人学习为了家人,西方人学习为了自己; 2.东方的水稻文化更重视努力,西方的小麦文化就不会那么努力; 3.赞美子女的西方人,鞭策孩子的东方人; 4.与众不同的西方人,看重融合的东方人; 5.背诵的东方,提问的西方; 6.求诸内心的东方,偏爱讨论的西方; 7.妥协的东方,争论的西方。 8.交流与协作是未来的学习之道。 叔本华说:天才和普通人的差别在于两者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普通人学习是将其当做自己出人头地和解决衣食住行问题的手段,而天才学习是因为他们对学问本身感兴趣”。 如果我们的教育都能做到不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对世界的探索能力,如果我们都能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逼迫,我想素质教育离我们就不远了。这需要更多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多的人一起去推动,去实现,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这样的事业当中来。
联系微信:yqq8233,作者:鱼渣资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y.yuzhazha.com/26961.html